1. 当前位置:原生家庭网 >逃离原生家庭 >

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 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

1 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 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 原生家庭纪录片策划案

01 有一位女士来向我发出求助,她面容姣好,却看上去非常的焦虑,坐在我面前,语速很快,手不停地抠自己的指甲,让我很快感受到了她内心强烈的冲突。 听她说话就知道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她的叙述非常清楚和有逻辑: 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完整却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 她的母亲非常的强势,在家里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责怪父亲,而父亲总是用冷暴力来回应,然后恶性循环; 她的母亲对她要求非常严格,但是用打压的方式来教育她,让她在恐惧中不敢有丝毫松懈; 母亲因为父亲的冷暴力,把情绪垃圾全部都发泄到她身上,一言不合就对她进行谩骂;认为所有的不幸都是为了她有个完整的家,强行让她买单负面情绪; 父亲生性冷僻,对她也没有很多的关心; 她很努力,考上了大学,找到了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过上了看上去很成功的人生,但是她知道自己内心非常的不安…… 听到这里,我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典型也非常普遍的中国式家庭,因为母亲的不正确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缺爱,缺乏认同,找不到真实自我。 可是,这位女士接下来的叙述并非如此表面: 她说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知道应该学会自救,所以她读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不断调整自己,学着去和原生家庭和解,去尝试着去爱。她成功了,组建了新的家庭,并且也有了一个女儿,成为一名母亲。可是问题就发生在有了女儿之后,这位来访者说:自从有了女儿,我发誓不能让她重复我的悲剧,我一定要让她在爱的环境中长大,要健康快乐,可是,我却发现我做不到!当小孩子不乖做错事的时候,我就会像我妈一样进行冷嘲热讽,发脾气,过后我又非常的后悔,加倍用温柔和爱来弥补……但总是这样忍耐加爆发,循环往复,不只是我自己筋疲力尽,精神分裂,我发现女儿也像我一样变得无所适从和害怕……因为教育女儿的关系,我和老公也频繁争吵,我突然发现我对待老公的态度跟我妈妈对我爸爸的态度一模一样…… 讲到这里,她失声痛哭:我最终还是变成我妈那样的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原生家庭的伤害根本就改变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02 “原生家庭”是这些年心理学界一个很火的话题,似乎所有感到不幸的人都能从家庭中找到原因,同时,很多文章也告诉受伤长大的孩子,当你意识到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创伤,造成的影响,你就能与它切割,治愈自己。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这位来访的女士已经是自救的佼佼者,她善于学习,并为之付出了努力,结果却让她更加的沮丧甚至失望,这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英国心理学家菲奥娜·默登在《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书中深刻探究了这一问题,作为一个人,我们的意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意识必须是以人的生物属性作为基础的。 首先,主管我们意识的大脑是被“镜映系统”所塑造的。 什么是“镜映系统”呢?从出生时起,我们大脑中的一部分神经元回路就开始被“激活,并且像镜子一样映出周围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以及自己每一次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这些神经元负责大脑内部的沟通联系,彼此传送各种生化信号,让我们能够理解身边的事并做出反应。这些神经元连接为我们学习和记忆提供了基础。随着我们的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 其次,父母是我们天然的最主要的“角色楷模”。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具有可塑性,但是过了幼年期之后,我们的大脑会越来越难改变。在幼年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学的大部分内容是怎样与他人共存,怎样社交,而这一切都由镜像系统掌控。所以父母就天然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角色楷模。 所以说父母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观念是一种不宜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既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原生家庭的不幸就是在于这种消极的镜映是孩子无法选择和拒绝的。最后,神经元回路的确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不断在孩子的脑海中进行镜映,孩子又一遍遍进行模仿,经过无数次的重复,神经元便得到了形成和巩固。就像一条泥泞的小沟壑,经水流不断冲刷,就会逐渐形成凹槽,出现一条“阻力最小”的水道。 就像来访的这位女士,虽然她长大在意识层面想极力控制自己的沟通方式,但是在她在情急之下面对老公和女儿,她的大脑回路必然会不经思考,直接走“阻力最小”的水道。也就是她年幼时候无数次镜映出母亲对待自己和父亲的方式态度。 03 我们要用成年后微弱的意识去对抗大脑已经经过千锤百炼形成的神经元回路,这个难度是很大的。 所以很多时候,明明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却总是做不到。面对亲近的家人,明明想要和颜悦色,你的大脑却不假思索大发雷霆;面对重大挑战,明明想要迎难而上,可大脑却很诚实地先行一步给自己破了冷水。这样的战争,真的好辛苦。 那是不是我们就放弃挣扎,束手就擒呢?《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中给了我们这样的建议: 首先,要接纳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也当然没有完美的父母,更没有完美的家庭。没有缺点没有伤害的家庭是不存在的,在想着疗愈自己创伤的同时,也不要忽略自己得到的滋养。这些不同和得失才成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 要知道,没有人可以跳过童年直接来到成年,也没有人可以和自己的过去做彻底的切割,千万次形成的神经元回路不会因为瞬间的认知而发生改变,要顺应科学规律。所以才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给自己多一点时间。 其次,寻找新的角色楷模。我们了解了大脑神经元回路的形成过程,就明白角色楷模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如果自己的父母没有成为自己童年优秀的角色楷模,那么在我们有自主意识以后,可以重新有意识为自己寻找新的角色楷模。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寻找具有这样特质的人成为你的角色楷模,他可以是你的配偶、师长、朋友等身边的人,也可以是你的偶像。镜映并模仿他们的说话方式、行为动作以及笑容。感谢现代媒体技术的发达,让一切都没有那么难。要相信与抽象的自我要求相比,镜映角色楷模的效果要好的多。 最后,当好他人的角色楷模。特别是我们孩子的角色楷模。 我们很难总是通过角色建模传递正确的行为观念。我们也有糟糕到勃然大怒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也会说一些令自己后悔的话,我们应对艰难险阻的方式并不总能令我们感到自豪,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用积极正面的方式感染孩子:健康合理的饮食搭配运动,因为这能让他们身体健康;大量阅读,因为我们希望他们也这样做;关心体贴他人,努力工作,尽量控制自己的行为。即便我们的行为方式并不是最好的,但这也能让我们的孩子明白该怎么做,这样也能让他们变得谦逊明理。 你不需要完美,当你真实又坦诚地向孩子展露你的努力时,你们双方都会获得巨大的成长。 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真的很难,但是,我们可以接受它成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并且去改进他,给自己时间,给自己机会,当你努力去做这些事情,当你在孩子身上看到变化,这个过程就是疗愈自己创伤本身。

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 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

#头号解忧馆#你有被原生家庭影响吗?自己清楚吗?花了多久时间治愈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久,一时,一辈子在于你的觉知。你什么时候认识它,开始改变自己,你才能成为你自己。原生家庭对人影响的最大厉害,在于不自知,活成惯性人生。国外有一个两分钟短片,讲述了一个父亲去女儿家做客,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其实这不就是我们每天过的生活嘛。 视频开头:女儿一下班就忙着收拾家务,洗衣做饭……一边收拾玩具,一边做饭,一边打电话,一边要看着电脑上的工作进度。 而女婿在一边悠闲着玩着电脑,还要指挥女儿给他倒咖啡。 这位父亲触动很大,却没有指责女婿,因为他仿佛看见了自己平时也是这样做的,给女儿做错了榜样,看见了自己的妻子也是这样忙碌的。你现在的家庭生活的样子,影射你未来女儿生活的样子,想要你的女儿生活幸福,你首先让自己幸福,她才会以你为榜样。有那么一瞬间,发现自己怎么跟我妈一样,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好的都留给孩子。 特别是怀孕去产检,你叫另一半陪你产检,他说:“我妈生我们弟兄三个,没产检不一样好好的嘛,产检就是浪费钱。” 就这样,产检不陪,也不给钱。原生家庭带给他的生活习惯方式,伴随一生,不知不觉影响另一半,影响夫妻之间的关系和谐。 知道了不改,有那个愿意忍你的人,继续享受安逸。我有个朋友,每次说起老公,悔不当初,没仔细观察男方家父母。信了老公那句“你是跟我过,不是跟婆婆过”,现在才明白老公跟她婆婆一个性格!有一次,她老公想看一个电视,正好遥控器电池找不到了,儿子给藏起来了,他老婆也不知道放哪儿去了。儿子也不在家。 她老公就在那里找,乱骂人发脾气,把家里面乱砸,沙发弄乱,遥控器摔在地上,自己又不收拾。又是朋友自己收拾。 朋友说,以前她婆婆也是这样爱骂人发脾气,村里出了名的。 骂她,有时候,跟他斗两句嘴,老公凶起来就不敢说话了,不然就挨揍。又打不过老公,挨揍次数多了,现在不敢还口,只能忍着。 只因为家里就他一个人赚钱,掌握了经济大权。 跟他爸爸一样,大男人主义。 他总认为这个家是他撑起来的,女人离开他没法生活,而女人想着只要男的能赚钱,离婚孩子可怜,将就过。 如果人生没什么变化,基本是这样过。 但这不仅自己过的不开心幸福,另一半也跟着痛苦。告别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只有了解自己,相信哪咤“我命由我不由天”。改变分为被动改变和主动改变。 被动是遇到人生困难,不得不改变。 朋友的表姐,一生忍受老公暴力,老公天天喝酒回来就是打骂,又懒惰,从不干家务。 直到朋友表姐生病去世,男人又找不到老婆,没有可以忍受他的人了。 男人现在变了,自己做饭洗衣服,待人温和,酒也戒了。 人千万别等你学会了如何去爱,那人已不在! 另一种是主动改变。 马云曾说过:“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也很难,但只有改变自己才有希望。” 当你改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身边能责怪的人和事越来越少,心中的不平事,也慢慢的减少,面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不争不辩,不是不谙世事,而是心中自有打算。 主动改变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你可以选择怎么活,选择怎么孝敬父母,选择怎么培养孩子。主动改变,掌控自己人生,痛苦一时,往后余生快乐相随![来看我]

2 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 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 陈宫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近年来,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概念被频繁提起,那就是“原生家庭”,似乎许多心理问题都能追根溯源到原生家庭上。那么,什么是原生家庭呢?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又是如何影响他的个人成长的呢?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的是你从童年开始成长的家庭,是相对于成年后组成的新生家庭而言,即你和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祖父祖母、继父继母等成员共同生活的家庭。原生家庭中的亲人以及他们的关系对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童时,我们最直接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就是我们身边的养育者。学习内容不仅是如何与人沟通、夫妻相处模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往往也和原生家庭密不可分。   认识自我   苏格拉底曾经有句名言:“konw yourself”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认识自我是我们一生都为之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而原生家庭则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于自我的看法。   如果一个人在家庭环境中能感觉到自己是无条件被爱的,那么,他的自尊水平往往比较高,安全感也更充足。而成长过程中,缺乏爱和安全感的人自我意识往往更脆弱。脆弱的自我也是现代人“缺爱”“没有安全感”的根源。   很多时候,生活在被爱包围的幸福的家庭环境中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有遭遇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原生家庭问题。   一些典型的原生家庭问题   典型的原生家庭问题包括,在父母情绪不稳定和充满争吵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经常遭到家人的拒绝和情感忽视;父母离异,导致其中一方角色的缺失;遭受过家暴或者虐待等创伤经历;经常被亲人打击和嘲笑。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由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真的就不可弥补吗?只能成为自己一生的伤疤了吗?表面上看,将自己身上出现的情绪问题、心理问题统统推给原生家庭,似乎就能给自己一个不去改变的借口了。   可是,生活是自己的,我们不可能永远被困在家庭的牢笼中。一个人成长到十八岁后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担当,思考如何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收获幸福,以及做出行为上的改变,比一直纠缠着黑暗的过去更为重要。   认知行为治疗   在针对童年创伤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常常会使用认知疗法。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不断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并做出行为上的纠正,也许我们对人生和我们自己都会有一些全新的认识。这是一个不断和自己和解的过程,需要我们的坚持和努力。如果你想改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与自己的童年经历握手言和,并解决那些困扰自己的问题   2、尝试着去和家人沟通和交流,用更理智的方式去和父母倾吐自己的心声   3、改变过去的那种和父母相处的不良方式   4、提高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经营好自己的新家庭,在新生家庭中重获爱与安全感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超越原生家庭》   《新家庭塑造人》   举报/反馈
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原生家庭父母学识

3 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 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 35岁老教师原生家庭

#头号解忧馆# #头号解忧馆# 之前一个朋友和我说:女人的手是最脏的,我听了这话,有一些诧异,下意识的反驳,这都是什么四旧思想? 她就和我解释了起来“女人要成天洗衣服,做家务,洗全家人的内衣,给男人洗脚,给孩子换尿布,侍候老人,女人还来例假,手能不脏吗?” 她家庭有一些重男轻女,家里有一个弟弟,从小什么活都要干,在学校的时候,也经常被同学欺负,养成了自卑,敏感的性格,后来结了婚,婚后第一天婆家就让她下地,她也不反抗,婚后所有钱都是婆婆拿着,她老公每个月给她300多,她都觉得他好的不得了。 每天在家真的是像老黄牛一样,对老公,对婆家,一味地付出,可就这样,她丈夫还是和她离婚了,她不够贤惠吗?不够善良吗? 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当出错的时候,永远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经营一段关系也是只知道付出,不懂得索取,结果就是别人越发不在意她,她自己也过得不快活,整宿整宿的失眠。 返回最开始,在怎么也扳不回她的想法后,我只能顺着她的话说,“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脏了,洗洗就好”。 原生家庭不好的人,就像是生活在泥潭中,有的人能一跃而出,去往崭新的天地,有的人却沉溺其中,越陷越深。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却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现在有很多人把自己的不如意怪罪到原生家庭的身上,觉得一切都是它的错,因为在你性格养成的阶段,没人给你足够的引导与爱。 或许确实如此,前十几年的人生你没法自己做主,可往后几十年的人生活成什么样,归根到底是你自己说了算的。 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没有很多人爱,那就自己爱自己,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家庭,那就自己努力,自成一家。

▼疗愈与走出原生家庭的创伤, 是每一个成年人都需做的事。 一篇文章, 让你读懂疗愈原生家庭创伤, 需要的七个步骤。 伴你前路成长与蜕变! 「原生家庭」 指的是父母的家庭,即我们从小长大, 生活的那个家庭。 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人即使上了很多心理学、身心疗愈课程、参加了工作坊、找心理咨询师做了很久的个案,仍然还会在原生家庭的问题中兜兜转转,在痛苦中反复。 虽然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不一样,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受的创伤不同,但疗愈原生家庭所受的创伤,都会经历几个相似的模式和阶段。 如果你仍然在疗愈原生家庭创伤的阶段,或者你想要开始了解或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那么你需要了解“疗愈原生家庭创伤”所要经历的七个阶段。 了解了这七个所需的阶段,更好的理解自己、理解原生家庭,更好的为自己的疗愈提供心理支持。 01.第一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状态是:不知道原生家庭的问题是什么,只是觉得痛苦。 见不到家人的时候想念,见到了家人,过不了多长时间又开始发生矛盾和冲突,无法和睦相处。 有的家庭只能做浅层次的沟通,大家相敬如“冰”,不能谈及深层次的内容,感情也无法流动。 有的人会选择逃离,但是即使离开家人以后,仍然会遇到与家人模式相似的朋友或者同事、上司、伴侣,继续重复熟悉的痛苦。02.第二阶段第二个阶段的状态是:开始明白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尝试开始重建自己的界限,开始学习划界限。 这时会遇到家庭的激烈反对和攻击,会比第一个阶段更加痛苦纠结。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常常面临非常挣扎的局面: 因为暂时还没有办法,或者暂时没有能力离开家庭,有的人就退缩回去以前的家庭互动模式,因为“熟悉的痛苦”还是比“未知的痛苦”更好受一点。 但是有的人已经痛够了,选择继续脱离家庭、活出自己,离开家庭的模式。 03.第三阶段第三个阶段的状态是:开始可以划界限,可以离开家庭,找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开始医治。 开始找到相对安全的“替代父母”来得到滋润,但是还没有勇气尝试回家。 在这个阶段的末期,开始能够认识到原生家庭不仅有伤害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有很多的传统、习惯都是今天仍然可以给我们带来祝福的,开始对原生家庭“去妖魔化”,开始有“盼望”。04.第四阶段第四个阶段的状态是:医治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了一点力量,情绪相对比较稳定,可以开始回家了。 但是回到家,很快就会“败下阵来”,受到新的伤害,也会反击,也会给家人造成新的伤害,不得不再次逃离。 经过一段时间的医治,再回去,再逃离,如此反复,这个阶段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因为医治是包括安全感、情绪按钮、内在誓言、自我认知、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界限把握及其他人生的其他各个方面的。 一直到这些问题我们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稳定的认识,我们才能不那么容易被“戳破”。 05.第五阶段第五个阶段的状态是:能够保护自己,基本可以和家人稳定的相处了。 虽然偶尔还是有被“戳破”的时候,但是对自己可以不再回到原来原生家庭的循环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信心。 可以允许自己有被“戳破”的时候,可以迅速的调整回来。 至少当受到家人攻击的时候,可以不攻击回去,不造成新的伤害。06.第六阶段第六个阶段的状态是:能够稳定在自己的内部,形成自己的保护膜,不仅在情绪上、心态上,或者行为习惯上都已经可以保持稳定和中正。 好像一层宇宙服一样,不管家人如何攻击和控制,都不会再受到真正的伤害。 甚至可以在家人伤害自己的时候,帮助对方疏导情绪,或者表达爱意等,来使对方得到医治。 从这个阶段开始,我们的自我疗愈就可以使家人开始移动了。 我们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观点改变了、我们对待家人的方式开始改变了,我们开始使整个家庭甚至家族都得到疗愈了。 因为我们自己开始成为了一个“稳定剂”,当家人消沉、暴躁、抑郁、苦毒、愁烦、绝望的时候,你开始对他们有医治性,你开始成为一个有“疗愈性”的人了。 07.第七阶段第七个阶段的状态是:察觉细化筛选阶段。我喜欢叫这个阶段叫做“筛子”阶段。 在前面的阶段里面,我们都是防护的状态,我们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隔了一层膜,风和日丽的时候,我们就出来享受一点天伦之乐,天气一变,我们就赶紧把自己保护起来了。 有紧张、有抵抗、有连接,也有防护。到了筛子的阶段,自己好像变成了一个“净化机”。 即使是在家人暴跳如雷的时候,依然可以在当下时时察觉,将自己的情绪与对方的动机细分开来。 当我们能够很好的疗愈自己, 去掉自己内部的制约性信念 和创伤按钮后,再回到原生家庭的时候, 我们就能带着理解、包容、慈悲去看待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 也就能了解事情的全貌。 真正的疗愈来自于理解, 真正的理解来自于充分的了解。 在这个阶段里面,我们可以将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和情绪做过滤筛选,滤除有毒有害的部分,看到事物和家人话语背后的真相。 原生家庭就像一个提供我们生命所需的商场: 当你有足够的能力可以筛选和辨别,你就可以自由的选择你喜欢的、你需要的带走,你也可以选择不喜欢的、不需要的放下。 你也可以很放松的享受家人的爱意和关怀,可以很自在的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爱的浇灌。 当我们越来越富有觉察,越来越能够活出自己,就可以在爱的关系里面,变得更加自由。大家也能体会到,这七个阶段的疗愈之路,是艰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种状态都需要我们勇敢的突破自己的界限,直面自己心中的痛苦,才能一步步的成长。 坚持下来的人,能走到最后,终于脱离了原生家庭的痛苦控制,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而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没能走出枷锁,要么是没有勇气踏出第一步,要么是中途遇到抵抗而半途而废。 放弃的情况是很常见的,80%人会因为不知道怎样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与麻烦,在疗愈过程中得过且过,混混沌沌的度过一生。 所以在疗愈自己的路上,方法、心态、以及精神力量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 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

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 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 其次,李亚平张口闭口就是孝道,时时刻刻把原生家庭摆在首位,忽视了妻子的地位。只要他不改变这点思想,处理不好原生家庭与婚姻的关系,就不可能改善目前的局面。

本文关键字:令人窒息的原生态家庭,遇到原生家庭感情一击而退,原生家庭父母学识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