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不了自私的原生家庭 读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心得怎么写
1 摆脱不了自私的原生家庭 读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心得怎么写 原生家庭跟神经病一样

人这一生,会经历两个家庭。 一个是出生和成长的家,一个是长大成人后自己组建的家,第一个家就叫做原生家庭。 一提起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有钱没钱。 对于家庭来说,钱固然重要,可比钱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两种家庭: 一种是爸爸喜欢读书,妈妈喜欢旅游,闲着没事儿就带你去看山看水,你喜欢体育就叫你打球,你喜欢音乐就带你学钢琴; 另一种是爸爸喜欢打牌,妈妈喜欢看电视,打牌输了骂你一顿解气,电视看得开心就忘记你在做作业。 你选哪一种?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烙下深刻的烙印,然后在未来的成长过程里,逐渐清晰的显现出来。 没钱不可怕,如果你有温柔体贴的妈妈和以身作则的爸爸,没钱根本不是事儿;怕的是,家庭富裕,却没有丝毫精神补给。 因为原生家庭带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为人处事的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诚然,金钱确实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比金钱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02影响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 之前有段话在微博上很火: “一直觉得家庭氛围好的小孩很幸运,他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拥有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很容易就往正确的方向跑。” 因为知道往正确的方向跑,所以总是过得很幸福,总能交到不同的朋友,然后从不同人那里收获到更多的温暖和爱。 那么在凑合、冷战、吵架的夫妻关系下长大的孩子呢? “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要花很多力气去踢开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 他们不够幸运,所以没能享受更多的保护和关爱,却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冷漠的暴力。于是,变得又独立,又没有安全感,表面上无忧无虑,内心里千疮百孔。 原生家庭对人生观的影响,完全是两个极端。 一种会带来坦然和充足的爱,饿了找妈妈,累了就回家,从来不害怕,因为有爸爸。 一种会带来埋怨和无奈,一方面感谢父母让自己提前拥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另一方面又真的心疼自己,错过了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东西——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03影响婚姻观和爱情观 幸福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坚定不移的相信爱情。 就算单身,就不会丧失对爱情的期待,更不会随便将就;就算分手,也不会失去爱一个人的能力,始终对婚姻怀着最美好的想象和希望。 如果是在吵架和家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会对爱情和婚姻缺乏信心。 就像某位网友说的: “我爸妈吵了二十多年,每次吵架都摔东西,我家的餐具都是不锈钢的。那时我就想,以后一定不要生孩子,不要让孩子过和我一样的日子。” 他们把一切亲密关系拒之门外,哪怕遇到喜欢的人,一想到家庭和父母,也会默默告诉自己,“算了吧”; 如果恋爱失败,就觉得自己没办法再相信任何人了,明明年纪不大,却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爱情观最大的影响就是,只有体会过爱的人,才会有勇气相信爱。05别管发给你什么牌只管打好它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懂得接纳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也就懂得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也就学会了创造自己的再生家庭。 如果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爱,那就自己给自己更多的爱; 如果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太多的钱,那就自己努力赚钱; 如果原生家庭让自己变得自卑,那就一点点学着变得自信。 所谓成长,本来就是用自己的好,弥补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爱,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爱。 不管发给你什么牌,努力打好它,就等于做对了人生大部分事情。
2 摆脱不了自私的原生家庭 读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心得怎么写 原生家庭最可怕的故事是
读武志红老师的书,反观在他的书中曾经反复提到“原生家庭”这个词。百度词条上对“原生家庭”一词的解释是: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 不少人长大后身上都或多或少保留着以前原生家庭的烙印。如果父母优秀,那么孩子优秀被认为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如果父母残暴,那么孩子也容易被人当作是残暴的人,而避免让同龄孩子跟他们交往;如果父母贫穷,那么孩子长大后如果成为有钱的人,也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对他的孩子大肆溺爱,什么都满足,或者对孩子比当年父母对待自己更加苛刻。 最近读的《芳华》主人公何小曼,因为父亲在“右倾”运动中自杀了,她跟着母亲改嫁到了一个高官家里,但实际上,她的生活是相当不幸福的。母亲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照顾她,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身上。她从那个时候就养成小心谨慎的性格,连吃块肉都不能大口大口的吃,而是把她埋进饭里,等没有人看她的时候,她才扒开饭,认真的一点点的品尝着。她活得就像一只黑暗里的老鼠,只有没人在意她的时候,她才是最幸福的。为了得到一点母亲的关爱,都不能明目张胆地去要,只能通过把自己弄病,来引起母亲的关心。 虽然何小曼只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小说人物,不过生活里也确实经常能找到这样的女孩子的影子。她们的从小接受的教育似乎不是学会爱,而是要学会懂事。只有当你懂事了,你才配得到父母的爱。你不去跟弟弟妹妹争东西,会照顾他们,会把父母分享家务。只有当你足够懂事,你才有资格去得到家人的喜爱。 这两年看张爱玲的作品比较多,她多是用比较冷酷的文字去写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其实她自己的童年又何尝幸福。作为新时代女性的母亲黄逸梵跟前朝遗少父亲张志沂的结合,从来就是争吵不断。母亲经常都是为了自己梦想的生活,直接就扔下年幼的一对儿女去外国游学,一去就是好几年。而父亲则是通过吸食鸦片和押妓来打发自己的时间。离婚以后,张志沂后来又娶了一个新的太太孙用蕃,两个人把全部的钱都用在了一起吸食鸦片上,以至张爱玲去找他们要学费,还被打了一个耳光和关在地下室里半年之久。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张爱玲投靠了母亲,却发现母亲也是爱自己胜过爱她。当张爱玲有钱之后,她甚至不惜拿出自己全部的钱来还清母亲之前的债务,只为不再欠她。母女感情淡泊到连黄逸梵最后的一面都不想见。 张爱玲的童年就是在冰冷的环境里长大的,唯一的一点亮色就是,小时候父母还没有发生争吵,父亲经常把她放在膝头,带她读古诗的情景。童年这点甜蜜的回忆似乎不足以温暖她的一生。她愈是缺少爱,便愈是去寻找爱,错把胡兰成当成了她一生的挚爱,到头来得到的不过是低到尘埃的一场空欢喜。 曾经看过一段视频,杨幂曾说:“不管你的家庭好还是不好,其实都是有缺失的。原生家庭不好,那么你就缺少爱;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本来就很好了,那么你就缺少历练。你在原生家庭里没有上到的课,终归还是要在社会上学到。” 人总是有了经历以后才会成长,也总是长大了才明白童年似乎不可能只有快乐。那些快乐悲伤组成了我们的生命,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活在当下。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家庭好的或是不好的,有选择有判断地分辨对待。

3 摆脱不了自私的原生家庭 读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心得怎么写 原生家庭继承法
随着心理学的普及,人们也越来越明白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尤其在亲密关系和养育孩子上。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很多父母也希望给孩子创造好的原生家庭。那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是好的原生家庭?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了解人的四种基本心理需求。 我在咨询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几乎都是因为在原生家庭中这些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 一、对关系的需求。 二、对自主性的需求。也就是独立和掌控的需求。 三、对快乐需求。 四、对自我价值感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 举例来说,两个孩子同样被老师批评。一个孩子接受批评,认真反思,接下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但另一个孩子非常的愤怒,对老师产生怨气,甚至对这个学科也产生抵触心理,最后发展成不想去上学。 表面上看,这个孩子情绪上很愤怒,产生抵触的行为。 但本质上是因为他在自我价值感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方面受到了挫折,以及他对于快乐和掌控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了解到这一点,那么父母就不仅仅只是从孩子的行为表现上去解决问题了,而是去满足孩子内心缺失的心理需求。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在原生家庭中与父母的关系是温暖安全充满关爱的,那这个孩子就能培养出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和原始信任。 长大后便会经常处在积极阳光的模式中。 相反的是,如果父母缺乏关爱,孩子感受不到安全,对他人缺乏信任,长大后就常会处在阴影消极的模式中。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不想让孩子继续在不幸的家庭命运中轮回,想要给到孩子理想健康的原生家庭,那么就从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做起吧!
摆脱不了自私的原生家庭 读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心得怎么写 学生贷款的出现虽然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学费的问题,但却使大量借款人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也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经济。威斯康星州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偿还贷款的20年里,很多人不会置办房屋,购买大件。根据美联储的一项分析,在过去10—20年中,大约20%的年轻人房屋所有权下降可归因于学生贷款债务的增加。截至2020年底,美国家庭债务攀升至创纪录的14.6万亿美元。其中,学生贷款在总债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美国老年人承担这一负担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本文关键字:摆脱不了自私的原生家庭,读原生家庭与个人成长心得怎么写,原生家庭的人的心理
本文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